大学生又陷培训贷 难题更需审慎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2022-11-08 浏览次数: 浏览

8月4日,有媒体长篇报道了培训贷卷土重来,在校生被诱导贷款。多名在校学生反映,成都培训机构“轻备教育”以可以提供兼职为由,吸引在校学生报名学习插画、原画课程,并申请网络贷款偿还学费。当学生发现课程质量不符合预期,想申请退学退费时,机构老师却以各种理由拖延,导致学生面临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被起诉、甚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局面。

培训贷属于校园贷的一种,现实中深陷培训贷套路的多为大学生。因而,教育主管部门、公安机关、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在校园贷问题频出之后,始终在为治理校园贷乱象而努力。只不过,相关治理工作难言卓有成效。这与大学生群体人数众多,金融常识缺乏等因素不无关系,而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有关部门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缺乏有力约束,这使得培训贷、校园贷等仍然横行。在另一则新闻中,西安一摄影机构搞培训贷,而公安机关为提醒应聘者不受骗,只能派民警蹲守门口提醒应聘者保持谨慎。这足以说明校园贷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早在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通知》还要求放贷机构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不得以大学生为潜在客户定向营销;要求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等等。应该说,相关部门在规范校园贷、培训贷等针对大学生的小额贷款管理的制度设计是有的放矢的,但为何没能有效落实,亟需答案。

实际上,只要有利可图,消费金融公司就容易铤而走险。有专家还原了培训贷躲避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因——消费金融公司无法获取学信网数据来核验用户是否为学生身份,因而通过设置“非学生承诺函”的选项,来规避监管风险。这一点,也能表明当前对消费金融公司校园贷项目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缺失。更多现状,如此次为“轻备教育”提供贷款的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早因培训贷被投诉,却仍然在正常开展业务,也能够说明问题。能够总结出一点是,在校园贷等消费贷的违法违规成本不足以令相关消费金融公司望而却步的前提下,想要有效治理校园贷,短期内还将是难题。
  培训贷、校园贷作为新兴金融消费产品,有其存在的市场基础,但基于过多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对此类产品还是应审慎对待。故而,在校园贷产品尚未规范发展之前,对其监管力度必须不断加强。从这一角度出发,此前国家五部委相关规定还应迭代升级、细致细化。而在金融消费市场,消费金融公司是强势方,对其在校园贷类型产品上是否合规操作的甄别,还需要更严苛一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