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有了“行为规范” 才能不踩红线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日期:2022-01-06 浏览次数: 浏览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主播从业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6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范明确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31种违规行为。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据央视网6月22日)

网络直播这两年很火,但问题同样不少。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开展“清朗行动”,对直播乱象进行整治,但是传播低俗庸俗内容、散布虚假信息、诱导非理性消费和大额打赏、炒作炫富拜金、偷逃税、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违规问题仍时有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直播机构、直播平台有责任,但更大的问题出在网络主播身上。

网络直播出现问题,网络主播难辞其咎。由于网络主播的进入门槛很低,同时网络主播的收入又很丰厚,少数三观不正、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网络直播行业,成为直播届的“泥石流”。网络主播素质良莠不齐,直播内容也是乱七八糟,低俗直播、色情直播,为了追求流量不择手段,挖空心思炒作,让网络直播变成了小丑的舞台。《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令禁止的31种违规行为,既是对前期网络主播违规行为的画像,更是为网络主播划出了一条行为的红线和底线,有助于网络主播对号入座,减少行为失范。

《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提升了网络主播进入的门槛。规范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这也就意味着以往那种冒充医生、冒充律师、教师等专业人员,随意曲解专业知识,乱点鸳鸯谱的现象也会不复存在。这种门槛的提高有利于保证直播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避免传播虚假知识,误导公众。

同时,《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对于违规主播也加大了惩戒力度,增强了震慑力。规范明确,对出现违规行为的网络主播,要强化警示和约束;对问题性质严重、多次出现问题且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应当封禁账号,将相关网络主播纳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不允许以更换账号或更换平台等形式再度开播。对构成犯罪的网络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很显然,一旦网络主播出现违规行为,很可能会面临全网封杀的局面,从而失去当主播的机会。
  网络直播并非法外之地,网络主播需要有自己的行为规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应成为主播们的镜子,只有按照标准,在规则下直播,才能保持底线,不碰红线,让网络直播行业清清爽爽、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