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4月24日报道,安徽合肥两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当地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超时出具检测报告,影响了当地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当地随后发布通报称,该行为严重干扰了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有关方面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相关合作业务,
快速核酸检测、准确出具核酸检测结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言,重要性有多大,不言而喻。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是各地进一步采取科学有效应对措施的关键和重要依据之一。
而核酸检测机构造假,不仅打破了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权威,而且可能造成有关地方无法及时总览、认清新冠肺炎疫情,从而导致病毒扩散或防控不力。
此前,个别地方也曾发生核酸检测报告造假的恶性事件。比如去年1月,在河北隆尧的核酸检测中,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未检测完毕情况下向当地卫健部门谎报全部阴性,两日后又报告有阳性样本,对当地防疫造成很大被动;今年1月,有河南网友指出,其并未在某核酸检测机构检测却收到了阴性结果,检测机构相关负责人随后被立案调查。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那么,类似上述事件为何仍有发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核酸检测市场规模迅速发展。正是看到相关需求的急速膨胀,经营者纷纷涌入。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但就现实看,相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些核酸检测机构虽涉违法违规,但付出的代价较小。这也是上述新闻中,被通报的两家核酸检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超能力接活儿甚至不惜出具假报告的原因之一。
谨防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成防疫“绊脚石”。对于核酸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相关部门要有相应的监管、防范机制和方法,要发现一起严格查处一起,要让造假者付出必要的代价。同时,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相关行业、机构的准入条件、运营规则、罚则等并严格执行,真正堵上一些核酸检测机构作假的漏洞,铲除其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