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冒充“公检法”和贷款类骗局!
来源:南国都市报 发布日期:2022-01-04 浏览次数: 浏览

4月25日,记者从海南澄迈县公安局获悉,澄迈县从2022年4月11日到4月17日期间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9起,另外,近期警方成功劝阻3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贷款类诈骗2起,刷单返利类诈骗1起,劝阻金额共2.5万元,请群众一定要注意防范冒充公检法骗局、网络贷款类诈骗。

案例一:落入冒充“公检法”骗局一群众被骗

4月11日,民警接到了澄迈县老城镇居民张某的电话,称自己银行卡里的151万资金被骗光。

经过民警调查了解,张某在4月5日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密云公安局的“警官”,告知张某的身份证信息已被泄露,其身份证号码被一名海南在逃犯使用,以张某贩卖了自己的身份信息获取26万元为由要对张某进行立案调查。在“警官”的不断恐吓下,张某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在发给张某一张警官证证明其真实性后便开始询问张某家中是否有人,得知张某家里没有他人后,告知张某可以帮他销案解决问题,但一定要关闭门窗锁好门,有人打电话不许接,走漏风声要负全责。

张某因害怕便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操作。4月6日,张某前往龙华区玉沙路购买了一张电话卡及一部三星手机,又下载了名为“e网”的App。在对方一步步地诱导下,4月7日将存进银行的151万定期转为活期,对方利用视频扫脸技术将张某的151万转走,张某第二天去银行查询余额时发现被骗,在4月11日报警。

事发后,张某告诉民警,因自己年纪挺大的,也不了解防诈知识,没有见过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此次报警后才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我之所以被骗,还是因为自己不了解电信诈骗,对方一吓我,我真的很害怕,而且我没有报警也没有问其他人,对骗子深信不疑,毫无防范意识才导致被骗。”

案例二:一群众网上贷款落入骗局 反诈民警成功劝阻

2022年4月15日,澄迈县公安局反诈工作室民警通过反诈预警系统成功劝阻一起网络贷款案件。4月15日19时许,群众黄某通过陌生网络链接下载了一个名为“美兴金融”的App,黄某在该App上申请贷款额度后却无法提现,对方谎称黄某的银行卡号填写有误,加了黄某的QQ号后并告诉黄某需要缴纳10000元的解冻费才可以解冻,同时承诺缴纳后会全额退还给黄某,正当黄某半信半疑即将汇款的时候,反诈工作室民警根据预警线索向受害人进行反诈劝阻,并止损被诈资金10000元。

事后,黄某告诉民警,自己曾看过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视频,也早已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此次差点被骗,是因为自己轻易相信网络虚假信息,没有法律常识,认为网上借贷门槛比较低,一时糊涂差点上当,今后一定会加强防范。

据澄迈县公安局通报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从2022年4月11日到4月17日,澄迈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9起,环比上升125%,损失金额270.64万元,环比上升2074%。警情较多的是老城分局(6起),其中损失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类型为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损失金额151万元。成功劝阻3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贷款类诈骗2起,刷单返利类诈骗1起,劝阻金额共2.5万元。

据民警介绍,近段时间,诈骗手法比较突出的是冒充“公检法”类和贷款类诈骗。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编造其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其进行威逼、恐吓,使受害人相信并就范。然后诱导受害人到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网络贷款”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一旦下载,对方便告知需要缴纳保障金、手续费、解冻费等费用,当收到转账后,便会关闭App或网站,并将被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请注意防范这些诈骗骗局

1.凡是陌生来电主动接转电话至“公安机关”,通过网络出示“警官证、逮捕令”,要求做电话笔录的,都是诈骗。

2.凡是自称“公安机关”要求通话绝对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输入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3.通过视频App共享屏幕会泄露个人信息!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对方都能看见!

4.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正规贷款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5.凡是以“低利息”“无担保”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