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最忙碌的时刻拯危救急倾尽全力
来源:今日汝州数字报 发布日期:2023-04-01 浏览次数: 浏览

照顾小儿患者

优化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医疗机构的工作重心从防控转到医疗救治,骤增的门诊急诊量,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人员,在“黎明之前”,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那道“防护堤”。

发热门诊:撑到极限也要咬牙坚持

“大夫,孩子发烧39.8℃,这会还在抽搐,赶紧给看看吧。”在发热门诊,一位年轻妈妈担忧地问道。

面对持续激增的发热患者,同时为保障患者就医通畅,汝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通过前瞻性研判和科学化布局,进行发热门诊扩建扩容,建设过渡病房,并于2022年12月10日启用。

扩建后的发热门诊,具备留观、雾化吸入、中药贴敷、中药灌肠、肌肉注射、吸痰等基础治疗功能和住院治疗功能,同时从临床一线科室调派31名医护人员充实发热门诊力量,保障患者就医畅通。

根据就诊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分为两组,一组是负责儿童发热的儿科医生,另一组是负责成人发热的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医师等,分类对症问诊治疗,保障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救治。

“阿姨,不用紧张,你这病暂时不需要住院,在家吃药,多喝水,注意休息,过几天就能恢复,如果病情有变化及时过来就诊。”在发热门诊见到最多的是对疾病的恐惧,除了帮助患者消除对感染的恐惧,还要指导患者正确居家隔离、预防家人感染,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医院发热门诊实行每天24小时接诊。接诊的患者中除了病情相对平稳的阳性患者外,也有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腹主动脉夹层、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等危急重症患者。

作为发热门诊统筹指挥的朱晓克也“阳”了,他除了及时沟通解决对接诊患者的就诊、转运、诊治等各环节的问题外,还及时解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从而确保发热门诊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科里医护阳性七八成,症状实在重的才请假,撑到极限也要咬牙坚持啊。”儿科医师许杰高烧40℃,浑身疼痛,“刀片”嗓,她没有退缩,短暂休息调整后,迅速回到了发热门诊工作。护士长兰冠蕊,作为发热门诊的“老兵”,她克服重重困难,与同事们并肩奋战在抗疫一线,吃住都在发热门诊,带领18名护士坚守岗位。这样的例子,在发热门诊比比皆是。大家没有一句劳累话,更没有一句怨言。

急诊科:勇挑重担坚守岗位

作为患者生命通道和医院“战”疫的“前沿阵地”,急诊科工作压力急剧上升,抢救室中阳性患者较多,急危重症救治刻不容缓。面对复杂的诊疗形势,急诊医护人员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纷纷冲锋在前。为了积极应对疫情下的特殊需求,在主任李献良、护士长张利的带领下,急诊科启动科室一级战备状态,勇挑重担、坚守岗位,63名医护人员24小时不停歇地为诊治患者竭尽全力。

调度室里不断有急救电话传来,院前急救、院内处置、会诊,从预检分诊到诊室,从抢救室到留观室,都能看到急诊人忙碌的身影。“争分夺秒、严阵以待”成为急诊人工作的日常。“带病工作、连续作战”是急诊人工作的状态。同时急诊科坚持院前、院中无缝衔接的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抢救心肌梗死及大面积脑梗、脑出血患者10余例,特别是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时对大面积脑梗患者进行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

半个多月以来,急诊人以院为家,白天黑夜连轴转,开展一线工作、处理紧急事件,坚守岗位。面对骤然激增的工作量和情绪不稳定的就医患者,急诊科的医护们没有丝毫退缩,仍然不知疲倦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对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毫无怨言,“轻伤不下火线”,战斗在疫情最前线。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拯危救急倾尽全力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是目前全科全力保障的住院单元,EICU全力保障创伤、卒中、中毒等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重症患者后续诊疗,大家带病上岗,仍须尽力保证绿色通道的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同时还要加强防护,尽力保证阴性患者不被感染。

12月21日17时左右,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一位年近六旬突发意识障碍脑出血的急诊重症患者,经医护人员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患者一系列术前准备,密切监护治疗,适时手术救治。12月23日9时许,患者气道突然发出尖锐的痰鸣音,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虽迅速给予口咽通气道及吸痰,均不能缓解症状。危急之下,正在忙碌的急诊重症团队立即决定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术。然因患者既往已有20多年吸烟史,卧床后痰液在短时间内增多,加上患者体型肥胖出现舌后坠,给开展气管插管造成极大的困难。1秒钟、2秒钟、3秒钟……克服种种困难,一番精细操作下来,患者的气道暂时被打开,输入氧气后血氧饱和度已回升到99%。就这样,两名医生跪在患者床头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快速交接,流畅地完成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成功连接上呼吸机。看着患者得以维持的血氧饱和度,在场的每个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儿科:为了花朵坚持到底

冬季,是小儿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不少小朋友都陆续开始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加之疫情环境的影响,使得儿童门诊、病房的就诊量也在持续上升。该院儿科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门诊、病房前排起了队伍,走廊上几乎都是家长与患儿,高峰期门诊接诊量达到120人次。

“医生,医生,孩子高烧不退,怎么办啊!”“大夫,孩子发烧抽搐了,您快来看呀!”面对慌张无助的家长,儿科一病区主任张江敏为患儿耐心细致地查体,温柔暖心的话语,及时有效的治疗,专业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了患儿家长的焦虑。经过一上午的问诊,张江敏声音已经沙哑得说不出来话了,身旁人一问才知道,张江敏已经发烧3天,一直靠药物支撑着坚持上班。

除了日常门诊看诊外,张江敏还要兼顾儿科过渡病区和普通病区的管理。“张主任,这个孩子意识不清、高热惊厥。”“主任,孩子喘不过气了。”病房内病重的患儿每每病情发生变化,张江敏都亲自查房,夜间还要会诊急诊和危重症患儿。病毒感染带来的浑身酸痛和疲乏无力,在医务人员身上不会减轻只会更重,因为他们得不到休息,他们只是忍着、扛着、坚持着。每个人都很疲惫,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呼吸内科:以血肉之躯,铸生命之盾

每年的冬季,都是呼吸内科最忙碌的季节,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呼吸内科在繁忙的工作之上,又增添了更多的繁忙。12月25日中午12时,不少人吃过午饭正在暖阳下散步,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病房里,医护人员却仍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呼吸科主任赵素省还在电脑上开着医嘱。呼吸科住院病人已达106人,临时添加的床位也挤满了走廊、电梯间。

年近六旬的赵素省上午一刻不停查房,查了53个病人。据她回忆,从20日开始,护士站电话不断,患者激增,病区70张床位迅速“满员”,医院不间断地搬来加床,才满足应接不暇的病人。“23号收了21个住院,基本都是发热、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现在病房里年龄最大的94岁,还有4个插管的重症患者”。为了保证科室正常运转,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呼吸内科医生“一个萝卜一个坑”连轴转。现在每个夜班除了一名值班医生,还安排一名备班,白班医生要连上到晚上10点。

每天早上,穿上工作服、戴上N95口罩、手套上身后,忙碌起来就是一整天,很多医护人员需要在病房来回穿梭,所以在这连续工作的七八个小时中,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上卫生间。“因为有看不完的病人,执行不完的医嘱,实在饿得心慌手抖了就赶紧吃块糖,每每看到同事们蜡黄的脸,布满血丝的眼,却还强打精神诊疗护理病人,抢救病患,我就非常感动,也鼓励着我像大家一样奋力工作。”呼吸内科医生纪君茹表示。超负荷的工作加上与患者的“亲密接触”以及奥密克戎本身的超强传染性,“科里已经没有一个医生‘幸免’,但也没有一个医生请假休息。昨天副主任魏志华高烧还在坚持夜班,之前医师岳少昕也是发烧坚持在岗。”而就在这样的压力下,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出色地完成了医院众多发热伴相关呼吸道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与此同时,科学快速分类,每天为近10人办理出院和收入院,还完成了10余人次的重症抢救。

护士长王晓在此轮疫情来袭后一直在一线,甚至所有细节工作都要事必躬亲。据不完全统计,本轮疫情来袭后,护理人员已完成气管插管7例、气管镜吸痰14例。王晓对此表示,“新冠感染者,病毒密度最大的气溶胶就是气管插管和气管镜,我不能让同事们去做最危险的事情,呼吸内科更需要他们去收容病人、管理病人,这样呼吸内科才能长期运转下去。”“从选择呼吸专业那一天起,就注定我们要直面最危险的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冲在保护生命的最前面,这是每个呼吸人的情怀和责任,也是体现一呼一吸的担当。我们没有退路!”呼吸内科主任赵素省动容地说道。

肾病内科:去除杂质留下希望

对于肾病内科病房而言,冬季是格外忙碌的时节,除了住院患者日常护理工作,肾内科血液透析室承担120余名血液透析患者定时定点的床旁血滤。

这不是个轻松的操作,做床旁血滤时,一方面需要密切监测仪器运行情况,观察动静脉压、跨膜压等各参数变化,观察滤器、静脉滤网颜色等变化,注意有无出凝血现象,定期监测血凝、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和置换液配方;另一方面,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体温变化,水肿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患者的心、肺、肾的功能和状态遵医嘱制定相应的计划,设置血流量、每小时脱水量、置换液速率等,根据患者病情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及时调节各流速……一个患者做一次血滤至少8小时,期间血滤护士不能丝毫分神。

目前新冠阳性患者多,往往需要护士穿着三级防护直接干满8个小时。护士张丽霞咳嗽低热,依旧穿上三级防护干了一天的床旁血滤。肾内科的情形是医院各个科室的缩影,只要能坚持,医务人员都轻伤不下火线,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汝医人用博爱守护生命,用勇气和辛劳奋力前行,一袭白衣,却是最美亮彩。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通讯员 王婉璐 焦若莹 杨依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