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信用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信用在市场畅通、民生服务等重点工程中的支持作用,形成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场景,实现更加科学的政府管理、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和更加高效的市场交易。
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加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信用服务机构,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相对集聚的信用服务产业园区,形成强大的信用生态链。加强信用服务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国内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设立省级征信公司,鼓励省内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国内跨区域信用合作和国际竞争,增加高水平信用服务供给,提升信用服务机构规模优势。
信用助力社会治理创新。创新“信用+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将信用管理理念融入城市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围绕基层信用治理等重点工作,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实现智能监测、分级预警、联动处置,预防和化解社会风险。
信用助力公共服务提质。以丰富拓展“信易+”典型应用场景为载体,创新完善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聚焦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养老、家政、食品药品、公共资源交易、劳动用工、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健全从业人员信用档案,优化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市场主体的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建立常态化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升民生领域失信监测预警能力。鼓励各地、各部门聚焦文化旅游、数字生活、绿色生态等场景,重点开发“信易游”“信易医”“信易租”“信易行”“信易家政”等民生领域“信易+”应用,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易+”长效发展机制。
信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信用+乡村治理”建设,聚焦粮食安全、农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管等领域,创新农村信用应用场景和管理模式。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录,围绕信贷融资、行业监管、风险防范、利益联结等场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助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领域信用建设,开展生态环境失信专项治理,创新生态环境失信治理措施。强化沿黄生态、淮河生态、大别山等生态环境圈信用治理保障,结合公共信用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制定沿黄、淮河、大别山等地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信用助力市场畅通。加强市场环境信用监管,构建常态化的市场主体回访检查机制,提升各级监管部门的审慎审查能力。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涵盖质监、交通、港口、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协同监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